- 背
- I
揹bēi(1) 人用脊背驮 [东西] [have on one's shoulder]
早背胡霜过戍楼, 又随寒日下汀州。 --罗邺《雁》
(2) 又如: 背粮食; 背头(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); 背锅(方言。 驼背)(3) 负担; 承受 [bear]。 如: 背了一身债; 背利(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); 背罪(承担罪责)(4) 另见bèiIIbèi(1) (会意。 甲骨文字形, 象背对着背的两个人。 金文、 小篆皆从二人相背。 当是"背"的古字。 本义: 乖背; 两人相背为北)(2) 乖背; 背离 [with the back towards]背, 乖也, 从二人相背, 指事。 二人相从为从, 二人相违为北。 --《说文》
分北三苗。 --《书·舜典》。 郑注: "犹别也。 "
北, 古别字。 --《三国志·虞翻传》注
沛公、 项羽追北。 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 集注引韦昭: "北, 古背字也, 背去而走也。 "
(3) 背弃; 背叛 [act contrary to; violate; break]士无反北之心。 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(4) 另见 běiIIIbèi(1) (形声。 从肉, 北声。 本义: 脊背)(2) 同本义 [back of the body]背, 脊也。 --《说文》
背者, 胸中之府。 --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
牛足出背上。 --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
然徒步则汗出浃背。 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左手抚鲁直背。 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不呼则杖其背。 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(3) 又如: 芒刺在背; 背袋(背在背上的口袋); 背花(旧时刑罚, 即用木棒打背脊, 伤破处称背花); 背子(半袖上衣)(4) 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[back of an object]其船背稍夷。 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即以斧破其背, 得剑。 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(5) 又剑在其背
(6) 又如: 乘在浪背上前进; 刀背; 锯背; 斧背(7) 正北堂屋 [north hall]IV焉得谖草(萱草), 言树(种)之背。 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bèi(1) 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[with the back towards]背山而面野。 --〔英〕赫胥黎著·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以缚背刃。 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(2) 又如: 背山起楼; 背水战; 背依(背靠屏风); 背城(背靠自己的城墙); 背流(背源而流)(3) 转过身; 背过[脸] [face about; turn round]背而走, 比至其家, 失气而死。 --《荀子·解蔽》
(4) 又如: 背画(向后指画)(5) 反叛; 背弃; 违背 [act contrary to; violate; break]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。 --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
不顾恩义, 畔主背亲。 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皆背晋以归梁。 --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(6) 又如: 背反(背离叛变); 背国(背叛国家); 背本(背弃根本)(7) 背诵, 凭记忆念出 [recite from memory]。 如: 他能背全部课文; 背书(8) 离开 [leave]生孩六月, 慈父见背。 (见背: 离开了我, 指死去。 )--李密《陈情表》
背井离乡, 卧雪眠霜。 --马致远《汉宫秋》
(9) 避开, 不让别人知道 [hide sth.from view; do sth.behind sb.'s back]好面誉人者, 亦好背而毁之。 --《庄子·盗跖》
(10) 又如: 我没有什么背人的事; 背人(避开别人)(11) 把双臂放在背后或捆在背后 [clasp one's hands behind his back]。 如: 背着手Vbèi(1) 办事总遇不上好机运, 不顺利 [unlucky]。 如: 背时鬼(倒霉的人); 背霉(倒霉)(2) 偏僻 [back]。 如: 背路(偏僻小路); 背街; 背旮旯儿(偏僻的角落)(3) 听觉不灵 [hard of hearing]。 如: 耳朵有点儿背; 背晦(胡涂; 昏聩)(4) 另见bēi
Advanced Chinese dictionary. 2013.